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风俗 > 正文内容

二月初二龙抬头寓意是什么 祭祀龙王

34资源网2022年02月17日 11:59403

二月初二,龙抬头又叫做青龙节和春耕节,他有很多种不一样的名称,但是我们都可以从中感觉的到和龙王之间的密切关联,这是因为在这一天有很多的雨水和气温的改变,人们认为这一天的雨水对于这一年的农作物生长都非常重要,所以人们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立了一个节假日,一方面是希望可以得到天神的保佑,一方面也是希望一年都可以风调雨顺。

  二月初二龙抬头寓意

在传统的文化中,我们对于龙是非常尊敬的,关于龙的传统文化也特别多,我们以龙为图腾,也作为龙的传人来自称,所以我们跟龙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联。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龙抬头的美食

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有非常多的美食,也有非常多的讲究,这些习俗源自于各式各样的朝代和各种各样的传统思想,但最主要的都是从美味中体现节日的传统感受。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二月二这天保留着吃“撑腰糕”的习俗,有把腰撑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当年里就不会腰酸背痛了。

龙抬头的节气

传统的节气其实更主要的是在说这一个时间段,这个气候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以及这个节日的主要影响。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个节气曾叫“启蛰”,后来才改称“惊蛰”,它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预示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启”是开启的意思,到此时节开始有雷,并随着气温升高,冬眠的虫类感受到春天的阳和之气,打破原来的蛰伏状态,从土中钻出来活动,这就是“启蛰”。

看完文章,还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下载快手极速版领4元红包

快手极速版二维码

快手极速版新人见面礼

除了扫码领红包之外,大家还可以在快手极速版做签到,看视频,做任务,参与抽奖,邀请好友赚钱)。

邀请两个好友奖最高196元,如下图所示:

快手极速版邀请好友奖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34楼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4l.com/post/789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关于大年初三习俗的那些事,烧门神纸 熄灯早睡 要贴赤口

关于大年初三习俗的那些事,烧门神纸 熄灯早睡 要贴赤口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中国人民过春节的习俗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其中有许多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在当今社会也仍留有很多风俗习惯。关于大年初三。你知道的习俗有多少?烧门神纸在其前,家家户户到了大年初...

2021年平安夜还有几天几时几分几秒 该注意哪些禁忌

2021年平安夜还有几天几时几分几秒 该注意哪些禁忌

都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无论在哪个地方,越是寒冷的季节,越是充满了希望,大家会用各种节日去庆祝,驱赶北风呼啸,带来宁静安详的氛围,比如平安夜就是很有特殊意义的,很多人却搞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往往和圣诞节混在一起。 2021年平安夜还有几...

2021年几点几分几秒平安夜 适合说什么祝福语

2021年几点几分几秒平安夜 适合说什么祝福语

对于重要的节日,众人都会不约而同聚集在一起,欢乐地去庆祝,这几年不少西方节日传播进来了,耳熟能详的有平安夜、圣诞节等,但名气更大的似乎是平安夜这天,大家都归心似箭,想要早点回去,和朋友或者爱人愉快地度过。 2021年几点几分几秒平安夜...

2022年大年初二的禁忌 不宜洗衣扫地恐散财

2022年大年初二的禁忌 不宜洗衣扫地恐散财

提起除夕或者新年初一的习俗,相信大家都是津津乐道的,但若是涉及正月初二的活动,可能就比较陌生了,实际上只要在十五的元宵节前,每一天都是重要的节日,有着各自的规定,其中关于禁忌事项就要特别注意,避免触碰了带来不好的运势。 2022年大年初...

说说家乡小年的习俗 小年扫尘是为了什么

说说家乡小年的习俗 小年扫尘是为了什么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称为小年,这天,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

南北方的小年习俗 灶糖有什么由来

南北方的小年习俗 灶糖有什么由来

        小年是人们一年一度祭灶神的日子,依照我国汉族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传统节日有很多,每个节日,不同的地方他们庆祝的方式不同,也就是习俗活动有所不同。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为什么差一天?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