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启文明——大地湾遗址考古出土文物展”线上展览(第一、二部分)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资讯)
原标题:“肇启文明——大地湾遗址考古出土文物展”线上展览(第一、二部分)
第一部分美丽的史前家园
大地湾遗址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推前至6万年前。史前时期,天水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区域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当地的植被主要以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为主,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和灌木,自然环境为森林草原型。出土的1.7万余件动物骨骼标本证明,该区域动物物种极为丰富,存在着猴、熊、虎、豹、象等动物,是各种珍禽异兽出没的栖息之所。
狗骨 |
黄牛骨 |
马骨 |
羊角 |
第二部分文明序曲
大地湾史前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距今7800年的一期文化遗存到距今4800年的常山下层,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尤其是在原始农业、彩陶、乐器、绘画、契刻符号、中心聚落和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从彩陶的发现、农业的肇始,到大型礼仪性建筑的出现,表明甘肃东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
大地湾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第一单元 原始农业的起源
在大地湾一期灰坑中,采集到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是中国同类作物中时代最早的标本之一。出土的形式较为固定的石铲、石刀、磨石、磨盘等农业生产、加工工具,表明当时原始农业生产的一整套生产加工技术业已形成。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的发祥地之一。
粟作农业分布图 |
中国农耕文明起源 |
一期黍H398 |
第二单元 仰韶彩陶的发展
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是渭河上游地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早期彩陶一般绘在钵形器物的沿口外形成一周连续的彩带。到二期文化及以后,彩绘部分主要在器物外壁,瓶、壶类器物主要在口部和腹部,纹饰以几何花纹和动物纹为主,器型主要有盆、钵、瓶、壶等,仰韶时代的彩陶物化了中国五千年前先民们的心灵,折射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大地湾文化彩陶文化年表
甘肃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制陶工艺
彩陶制作步骤图
1.大地湾一期文化彩陶
大地湾一期文化彩陶是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彩陶,彩陶为红褐陶,以红色宽带纹为主。在钵形器口沿内外绘紫红色宽带纹,内壁发现有十多种彩绘符号。
大地湾一期宽带纹三足彩陶钵
第一期彩绘符号陶片
图注: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的10多种刻划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以直线和曲经相交的形纹等。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朱彩符号,为中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
大地湾二期鱼纹演变图
第二期人头型器口彩陶瓶
大地湾二期刻划符号陶片
大地湾二期黑彩细颈壶
大地湾二期对三角纹钵
大地湾二期鱼纹盆
大地湾二期变体鱼纹钵
大地湾二期变体鱼纹盆
大地湾三期花卉纹彩陶盆
大地湾三期文化彩陶花卉纹
第四期陶片纹饰、彩陶纹饰
四期刺枝果实网格纹壶
斗犬纹罐图案
第三单元原始艺术
乐器、彩绘、地画等艺术的出现是大地湾遗址最动人的艺术成就。当时人们出于庆祝、祭祀的目的发明了鼓埙等乐器,将自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景绘制到陶器或地面上,实现精神寄托与审美享受,先民们的这些发明与创造成就了灿烂的史前艺术。
F411房址地画
图注:这幅长约1.2米,宽约1.1米,黑色颜料绘制,保存大部完好的地画,距今5000年,更是迄今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绘画作品,这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重要学术价值。
陶鼓
陶鼓
大地湾三期人头形器口罐
第四单元聚落发展
聚落形态的演进反映了史前社会组织结构及人口数量的阶段性变化。以房屋为主体、辅以其他遗迹构成的聚落是大地湾考古研究的重点之一,238座五个文化期的房址,以及多样性,为聚落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地湾遗址展现了聚落在同一个遗址内历经3000年的发展轨迹,揭示了聚落从小到大、从河边扩展到山地的演进过程吗,最终发展成为清水河沿岸的中心聚落。
大地湾聚落
根据大地湾遗址制作的模型,聚落生活环境
复原的大地湾遗址半地穴式房屋
房屋类型绘图
F301原始村落模型
2.一期聚落(前仰韶文化)
大地湾一期遗存处于母系氏族制的早期阶段。房址为圆形半地穴式,墓葬形制简陋,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单人仰身直肢。出土陶器307件,一期陶器器类较为齐全,以三足器、圜底器最为盛行。陶器均为红陶,夹细砂为主,器形有三足钵、三足罐、筒状深腹罐、圜底钵等。
大地湾一期文化F378房址
大地湾一期文化F378房址复原图
3.二期聚落(仰韶文化早期)
大地湾二期遗存处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房址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墓葬皆长方形竖穴土坑,单人仰身直肢。出土陶器1000件,包括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陶器以细泥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灰陶最少,器形以圜底器为主,典型器类有直口钵、叠唇盆、侈口垂腹罐、葫芦瓶等。
大地湾二期文化F337房址
大地湾二期文化F337房址复原图
大地湾二期文化F301原始村落遗址复原图
大地湾二期文化F301房址复原图
4.三期聚落文明(仰韶文化中期)
大地湾三期遗存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期。清理出100多座房址,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出土陶器950件,陶器以细泥、夹砂红陶为主,灰陶增多。器形主要有罐、盆、钵、盂尖底瓶、平底瓶等,典型器类有敛口钵、卷沿盆、凹凸唇夹砂罐、葫芦口尖底瓶、大喇叭口盘、圆卷唇直领深腹缸等。
大地湾三期文化F312房址
大地湾三期M314房址、墓葬
5.四期聚落(仰韶文化晚期)
大地湾四期遗存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期。出现男性生殖器崇拜和原始家庭组合体。晚期房址以平地起建为主,半地穴式已很少见。出土陶器1926件,陶器有泥质和夹砂红、灰陶,泥质红陶呈橙黄色,泥质灰陶多磨光。器形主要有碗、罐、盆、钵较常见。
大地湾四期文化F405房址
大地湾四期文化F901原始宫殿地面
大地湾四期文化F901原始宫殿发掘现场
大地湾四期文化F901房址
图注:"F901"的建筑,是目前所见中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由主室、东西两侧室和后室、门前附属物构成,总面积420平方米,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并在墙壁、门、灶台的设计布局上还增加了防火保护层。居住面为料疆和砂石混凝而成的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布局规整、中轴对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代表了仰韶建筑的最高成就,开创了后世宫殿建筑的先河。
第五单元 美的装饰
史前装饰品的产生与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有关。装饰品的主要材质有骨、角、牙、蚌、贝等源于动物的材质以及木、石、陶、玉等。大地湾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坠、陶环等装饰品,反应出当时先民已经具有审美观念。
图版:
看完文章,还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下载快手极速版领4元红包
除了扫码领红包之外,大家还可以在快手极速版做签到,看视频,做任务,参与抽奖,邀请好友赚钱)。
邀请两个好友奖最高196元,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