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城竟与许多国名有关 司马迁的记载是否有误——共城遗址
原标题:一座古城竟与许多国名有关 司马迁的记载是否有误——共城遗址
共和路(辉县市)
这其实与西周后期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有关,也与我们要介绍的古城有关。
西周的周厉王时期,厉王贪财好利,统治残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国都里的平民)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他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引起周朝国都镐京(遗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民众的怨恨。民众常常聚集在一起议论咒骂厉王的暴行,《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描述的就是厉王时期的暴政,硕鼠指的就是以周厉王为代表的贵族特权阶级。
厉王却为此得意洋洋,对召公说道:“我能消除百姓对我的议论,百姓再不敢有怨言了吧?!” 召公听后却叹息道:“你只是把老百姓心里的话堵住罢了。不让老百姓说话,就像堵住河道不让水流一样,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成语的来源),而且等水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决口,到时就会引起更大的伤害。老百姓的怨言也是这样。治水的方法是疏通河流,使流水畅通。治理百姓也应该放开言论,让百姓敢说话,这样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得失。如果堵住百姓的嘴,以后还会有谁赞同您,跟随您呢?”但周厉王仍然一意孤行。
共城东城墙北段(远处即九山)
需要说明的是,“共和”二字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即是在国人暴动之后,周朝是由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执政(稍微再准确些,周定公和召穆公),所以取“共同执政”之义,称为“共和”。但这种说法只是在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曾经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也是这样的观点。而其他先秦史料如《竹书纪年》等则大都是记载为共伯和执政,再结合近现代发现的文物(如清华简、周鼎的铭文等),现代主流学者普遍认为,“共和行政”的最初含义确实就是共和执政的意思,司马迁可能是误解了古代文献的意思。要知道,即使是司马迁所在的西汉武帝时期,距离共和行政也已经过去了七百多年(大约相当于现在与元朝时候的差距),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东周之前的史料相对较少,司马迁出现误读也情有可原。
而共伯和所在的共国,即是今河南省辉县市市区中北部的共城遗址,坐落在太行山支脉九山(即共山)的南麓,东接东石河,西临卫河上游的百泉河,南望平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西周诸侯国都城遗址。
共城东北角
共工氏雕塑(辉县)
共国则建立于西周晚期,史料中并无太多记载,也无明确纪年,推断为共伯和的封地。共伯和的生平除了“共和行政”之外史料记载也极少,历史学界曾经将其与卫国的共伯以及卫武公混为一谈,但现在已经证伪。春秋初期(前722年),郑国发生叔段之乱,谋划作乱的郑庄公之弟太叔段兵败,被迫逃到共国,因此太叔段又被称为“共叔段”。共叔段为公孙、段姓的始祖之一,所以有天下段姓出共城之说。这段历史就又和郑国京城(京襄城)的历史连到了一起。
共城遗址公园
共城东城墙顶部
现存的共城遗址推测建造于战国时期的魏国,总体平面近似正方形,周长约五公里,西墙总长1300米,北墙总长1200米,南墙总长1200米,东墙沿东石河总长1400米,总面积约156万平方米(两千三百多亩)。
共城遗址卫星图(红色部分为城墙遗址)
现存城墙断断续续,其中东墙保存最为完整。东墙南段长约360米,东墙北段长约600米并与北墙相连,北墙东段残存约180米,北墙西段残存300米并与西城墙相连,西墙北段残存约300米,南墙大部分被现代建筑占据,仅余东南角一小部分。现存城墙残高一般4-6米,最高处超过10米,墙基一般宽40米左右,最宽处接近80米,残留顶宽10-20米,两侧夯土版筑,中间填土,夯层厚度7-15厘米不等。
东城墙夯土层
北城墙和西城墙相连的部分已经建设成了共城遗址公园,大部分地方只能看到墙基凸起的部分,已无法看到原貌。保存最为原始的地方是在故城东北角,可以看到较为明显的夯土层,还可以看到外墙的马面等附属建筑。
东城墙马面示意图
看完文章,还可以用支付宝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领取一个支付宝红包,目前可领1-88元不等
除了扫码可以领取之外,大家还可以(复制 720087999 打开✔支付宝✔去搜索, h`o`n.g.包哪里来,动动手指就能领)。
看下图所示是好多参与这次活动领取红包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