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平王只是迁了一下都,周天子就开始被诸侯吊打?
原标题:为什么周平王只是迁了一下都,周天子就开始被诸侯吊打?
决定被不被吊打的,是实力。让我们看看平王东迁前后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我们就会发现:周王室的衰微,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镐京事变,军力损失殆尽镐京事变,在传统的印象中,非常简单,“烽火戏诸侯”后,诸侯不再相信“狼来了”,因此,在周王点燃烽火台时都不搭理,结果镐京沦陷,幽王被俘。
将周室之衰,怪罪于一个女子,实在偏颇。在这个大轮廓下,我们可能忽略了,镐京事变,是一场歼灭战,周王室在关中的军事力量全军覆没。
周幽王废了申后和太子。申侯勾结犬戎,一起发起了对镐京的袭击:申国军队,在镐京东南;缯国军队,在镐京东北;犬戎势力,在镐京西北。
镐京是王畿所在,至少“西六师”在此(周幽王原本还想讨伐申国呢),但最终全军覆没。
更重要的是,这次的犬戎并非只是劫掠一空后退去,而是长期在关中地区劫掠,不走了。周王室早已无力拥有这片曾经的“王畿之地”,只有开“空头支票”,把这片区域分封给秦。
一张“空头支票”开启了秦人崛起之路。关东的周王室军队去哪儿了?除了“宗周六师”,另外一支周王室的军队就是洛邑地区的“成周八师”了。那么,迁都后的周平王可以依仗这支力量吗?
很遗憾,“成周八师”可能比“西六师”更早凋零了。
在千亩之战中,周军损失惨重。比如,其中的“南国之师”。在周宣王时期,王师败绩于千亩。成周八师中的“南国之师”损失殆尽,因此,周宣王只得“太原料民”,试图从当时属于晋国的太原地区清查人口,招募力量来补充。
事实上,由于西周时期长期的征战,“成周八师”很可能已经损失惨重。
事实上,早在周宣王时期,他就采取了各种“非常手段”来维系军力了:“太原料民”,授权还不是诸侯的秦人讨伐犬戎。显然,此时的周王室军力损失惨重,越来越难以维系局面了。
经济实力有限,军力恢复困难在以战车为主要战斗力的时代,无论是战车制造,还是军队训练,成本都极高。而东迁后的周王室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恢复!
当初造洛邑,目的是为了监视关东商王朝的残余势力。但周人依然居住在关中地区,洛邑地区的供给主要由王畿地区输送。因此,此时的洛邑虽然规模宏大,经济开发条件虽然优越,但周边经济并不发达。
一
周平王死后连下葬的钱都没有,哪有钱建军。一切权力的根基,是强大的实力。又没军队,又没钱,自然失去了天子应有的“赏功罚过”,维系天下诸侯秩序的能力了。
那么,周王室有没有可能卖一卖几百年“天下共主”的老脸,一边以天子之名号召诸侯,一边恢复能力,徐图复兴呢?
来路不正的周平王周平王,正是那位与申侯一起“引狼入室”的废太子。他本人,正是那个直接给周人带来灭顶之灾的男人。因此,在镐京事变后,周人拥立了周携王。
而周平王,正是在郑、晋等诸侯的支持下,以“讳莫如深”的手段消灭周携王,才得以坐稳王位。
由于很长时间内,连周人族群都不支持周平王,因此,平王一直是晋、郑的傀儡。
而郑国,正是利用这段时间,利用周王之名,扩张实力。比如说:郑武公曾利用周王巡视虢国防务的名义,灭虢。
当周王号令参杂着某些诸侯利益时,自然“不公”,失去了号令天下的基本。
小小的繻葛之战,蕴含了大时代变迁的方向周桓王即位后,为了周王室的威严,做了最后一击,与郑国交兵。
此战中,郑国击败了周王联军,周王室威信扫地,彻底失去了号令天下的机会。
此战的过程,也暗含了时代变迁,周王室必然衰落的玄机。
两个时代的踫撞。此战中,郑国军队放弃了传统的,充满仪式感的战法。他们采取“鱼丽之阵”,将徒步的平民士兵与贵族们的战车放在一起,协同作战;并采取“先打击两翼,再合攻中军”的战法。他们通过这些创造性的方式击败了因循守旧,死守传统的周王联军。
按部就班、井井有条,却缺少活力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礼崩乐坏,却又充满大变革精神的时代已然到来!
这场战斗,虽然只是周王室漫长衰微过程中的一次“被暴击”。但周王室的衰微的根本原因,却蕴含其中。
周人依靠精细的礼治,创造了一个灿烂的时代,却因为固步自封地沉迷礼治,排斥变革。
比如:当周宣王试图“不籍千亩”,废除国人集体耕种制度时,周人贵族的反馈是“国之大事在农,不可”;周宣王试图扩大赋税、劳动力来源而“太原料民”时,得到的反馈是“民不可料”。
一个制度,当它制约了变革和创新时,无论它多么精细、完善,都终究只会作茧自缚。
看完文章,还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下载快手极速版领4元红包
除了扫码领红包之外,大家还可以在快手极速版做签到,看视频,做任务,参与抽奖,邀请好友赚钱)。
邀请两个好友奖最高196元,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