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相关 > 正文内容

河南考古 || 南阳地区夏文化调查与发掘

34资源网2022年02月07日 09:26420

原标题:河南考古 || 南阳地区夏文化调查与发掘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翟京襄的报告题目是 《南阳地区夏文化调查与发掘》。今年配合基建发掘的属于夏文化纪年范围内遗址,时代均为龙山文化晚期,特别是王湾三期文化更接近夏代,发现发掘遗迹较多,出土遗物较丰富,为研究王湾三期文化向豫西南地区扩张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2022年我们将对夏文化调查资料进行梳理、分析,确认遗址性质和文化内涵,针对重要遗址进行更详细的踏查和勘探,弄清其遗址联系和聚落变迁,为下一步对遗址特别是大遗址的规划保护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南阳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繁盛的 交流提供了直接证据。

【该报告发表于 2021年12月17日下午在河南南阳举办的“2021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

扩展资料:

南阳寻“夏”,为文化自信提供考古学支撑

2021-08-23

◆《史记·货殖列传》: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
◆《汉书·地理志》: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夏人上忠,其蔽鄙朴。
◆自2020年8月始,短短一年里,南阳厘清、发现202处夏文化及夏文化相关遗址。
◆202处夏文化及夏文化相关遗址,勾绘出一幅文献之外的历史地理画卷;一处处遗址遗存的探寻、发掘,南阳考古人写出文明探源的南阳答卷……

卧龙区王营遗址全景航拍

寻找夏、先夏文明,南阳一直是考古界、史学界关注的沃土。

自2020年8月始,短短一年里,南阳厘清、发现的202处夏文化及夏文化相关遗址和文献典籍记述,都指向这里是夏族活动的核心区域,是夏文明和先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寻“夏”,寻找夏的文明、夏的国

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出土器物

考古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1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

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中国3000多年的文明史,没有文字记载的1000多年文明发展史?在夏和先夏文明里。

南阳至目前发现的202处夏文化及夏文化相关遗址,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史实:南阳夏人活动的核心区域,是夏文明和先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文化自信提供了考古学的南阳支撑。

再看文献典籍:《史记·货殖列传》,“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汉书·地理志》,“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

可以说,5000多年及以上之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史,南阳一直是创造者、缔造者。

可以说,作为中国历史叙事中的第一王朝,夏一直是国人魂牵梦绕的朝代,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中至为关键的一环,但因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和像甲骨文一样的自证文字材料,至今未能揭开它的面纱。夏文化研究是整个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研究中至为关键的重大学术研究课题,也是破解早期中国文明特质的关键。数十年来,考古界、史学界一直试图通过考古发现来证实夏朝为信史,来寻找夏的文明、夏的国。

内乡县赵洼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器物

寻“夏”,考古发现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整个中国考古界而言,“夏”是一个悠远而宏大的课题。自1959年,南阳籍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以明确寻找“夏墟”为目的的豫西田野考古调查为标志,学术界开展夏代考古工作已有60余年。

1996年5月16日国家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9月15日结题),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名科学家联合攻关,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为研究中国5000年文明史创造条件。

2004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这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2020年9月28日,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考古学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持。国家文物局适时推动了多家单位联合的“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为全面复原和构建夏王朝的诞生背景、社会历史、文明成就、政治结构、国家体系等提供科学支撑,为解决夏文化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乃至中国古代文化多元一体化总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准确清晰的答案。

2021年4月,为摸清我省夏文化相关遗址基本情况,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夏文化考古研究奠定基础资料,河南省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夏文化相关遗址专项文物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文物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承担。

寻“夏”,文化自信的南阳支撑

宛城区望城岗遗址出土玉牙璋

南阳,是夏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夏朝初,禹在今南阳境内建城,尧曾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帝之子曾封于南阳。在夏代及其前后较长时期内,邦国林立,是夏族活动的核心区域。《史记·货殖列传》载:“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汉书·地理志》:“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夏人上忠,其蔽鄙朴。”

作为南北文化的传输通道,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南方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在南阳交会、交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南阳夏文化的面貌及其与周边地区考古文化发现的关系问题,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可以说,研究清楚南阳夏文化的面貌,对于促进“夏文化探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卧龙区吴集遗址出土器物

在这种大环境下,关于“夏文化”探源的考古工作,南阳考古人思考在前、行动在前。在2020年7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制订的《南阳地区夏文化遗址区域考古调查工作计划》就得到了河南省文物局批复,同意开展南阳夏文化遗址区域考古调查工作。南阳市文物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围绕“夏文化研究”这一主题,对南阳的夏文化发现进行再发现、再梳理,厘清南阳夏文化遗址区域分布情况。针对夏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区域,设计了南阳地区夏文化遗址区域考古调查项目,并制订了具体的调查、勘探工作计划。2020年8月,南阳地区夏文化遗址考古调查项目启动,市文研所立即成立夏文化遗址区域考古调查队,组织实施南阳地区夏文化纪年范围内遗址考古调查。先后对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卧龙区王营遗址、内乡县赵洼遗址、镇平县马圈王遗址等包含夏文化内涵的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一批二里头时期文化遗迹、遗物,为研究二里头文化在豫南地区的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至2021年7月,共发现夏文化同时期或纪年范围内遗址202处,涉及南阳16个县市区。目前,市文研所已完成南阳地区夏文化纪年范围内遗址的全部考古调查工作,并做好了调查资料的初步整理。

每一座城市有着自己的“记忆”和“血脉”,它们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风骨,是城市魅力的关键所在。这一处处夏文化相关遗址、遗迹,是中华文化探源的一个个支点,是寻“夏”路上南阳答卷的一道道试题,是南阳考古人为南阳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的历史支撑,是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内涵和符号——

寻“夏”,202处遗址的南阳答卷

新野县东岗遗址器物

●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位于淅川县城南下王岗村,面积约6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4米,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西周文化等五个时期的遗存。如此丰富的文化层叠压现象,在河南考古发掘工作中较少见,为丹淅流域文化谱系变化、史前环境变迁、聚落形态演变等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发现的大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遗址和遗物,为研究二里头文化向南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

●淅川县马岭遗址位于淅川县盛湾镇贾湾村,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的主要堆积可分为后岗一期文化、仰韶晚期的朱家台文化、煤山文化(部分延续到二里头文化前期)和汉代-六朝时期几个主要阶段。另外也有少量西阴文化、石家河文化、东周时期、清代前期遗迹。其中,后岗一期文化和朱家台文化的地层堆积比较厚,遗迹数量多、种类丰富。二里头文化的陶器器类有鼎、折沿罐、高领罐、瓮、盆、红顶钵、器盖、杯、缸、器座等,其中红顶钵、折沿罐、叠唇盆、高领罐、器盖数量最多。

●淅川县下寨遗址位于淅川县滔河乡下寨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发现有仰韶时期、龙山时代晚期、二里头文化早期、两周时期、晋-隋唐以及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各个时期房址、陶窑、水井、灰坑、祭祀坑、灰(壕)沟、墓葬、瓮棺葬等各类遗迹共计1000多个,出土各类器物小件近800件。其中下寨遗址的龙山时代晚期文化面貌,一般被认为是王湾三期文化或煤山文化的地方类型“乱石滩类型”,中原地区文化因素居于主导地位。

尤其重要的是,共发现龙山时代末期至二里头早期土坑竖穴墓27座、瓮棺葬45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部分墓葬存有人骨。这为该时期的丧葬文化面貌、墓葬制度和人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为深入探讨豫、陕、鄂及其邻近地区考古学文化势力的消长、交流与融合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淅川县单岗遗址位于淅川县盛湾镇单岗村,面积约2万平方米。2011年7月-2012年1月、2013年3月-6月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发掘面积9000平方米。发现大量两周文化、屈家岭文化遗存,另有二里头文化、汉代、南朝、隋唐文化遗存。

在第一次发掘过程中清理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较为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南地区屈家岭文化的文化特征与年代,以及聚落布局与结构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其中发现二里头文化灰坑1个,出土大口尊、高领瓮等遗物,初步判断其时代大体相当于二里头文化四期。

镇平县马圈王遗址采集澄滤器

●邓州市穰东遗址位于邓州市穰东镇东北角,面积约7000平方米。1989年8月调查发现并进行了发掘。主要遗物有中口罐、花边罐、圆腹罐、大口尊、擂钵、瓮、甑、捏沿罐、鼎、爵、鬶、豆、平底盆以及少量石器等。

根据文化遗迹、遗物的特征以及组合、纹饰等情况,时代分别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的二、三、四期。与中原二里头文化相比,穰东遗址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如这里出土的陶片中有相当数量的棕黄陶和红褐陶,夹砂陶的比例较大、泥质陶相对较少,泥质陶中有一些还夹有极少量的细砂,缺乏典型的磨光陶等等。穰东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南阳地区二里头文化的面貌以及二里头文化的南界等学术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方城县八里桥遗址位于方城县券桥镇大程庄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是目前豫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处二里头文化遗存。文化内涵丰富,主要遗物有陶器、石器和兽骨等。

20世纪80年代,方城县博物馆曾在八里桥遗址采集到一件异常精美的石钺。1994年4月,考古发掘面积百余平方米,清理灰坑14座,出土有石器、陶器等一批重要遗物。出土遗物中,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另有夹砂黑陶、红褐陶及部分泥质陶;制法为轮制、手制;纹饰以粗绳纹为主,其次为附加堆纹、弦纹、云雷纹等。尤其重要的是,在一陶片内壁发现有刻画符号,而在另一采集的陶器上有疑似“文字”发现。器形主要有大口尊、夹砂罐、鼎、豆、花边罐、爵、器盖等。石器中有大量石斧及砺石。

八里桥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总体文化特征与偃师二里头三期面貌符合,但这里发现的直筒状、平底或尖底灰坑具有地方特点;制陶工艺中注入黑陶、黑皮红胎陶和大口尊、瓮、盆肩部饰牛鼻形耳、贴小泥饼和带气孔的盖钮构成了地方特点。

八里桥遗址为研究豫西南地区夏商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状况提供了可靠依据。

镇平县马圈王遗址出土标本

●卧龙区王营(陈庄)遗址位于卧龙区潦河镇王营村陈庄,面积约7万平方米。

2020年9月,市文研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确定遗址面积和文化内涵。遗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00米。为明确该遗址文化性质和内涵、丰富夏文化研究资料,2021年3月12日至4月12日,市文研所在遗址中部偏西处进行了试掘,发现二里头时期灰坑8个;出土一批二里头时期陶片等遗物,主要器型有陶鼎、罐、盆、大口尊等,丰富了南阳夏文化研究内涵。

●卧龙区吴集遗址位于卧龙区潦河镇吴集村南,面积约170万平方米。2011年7月-11月,市文研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发现文化遗迹共计114处,其中二里头文化灰坑19个,出土遗物主要有鼎、折沿罐、高领罐、擂钵、瓮、盆、器盖等。从此次考古发掘情况来看,二里头文化的出土物与偃师二里头文化分期对照,未见第一期,而与第二、三、四期的陶器基本相同,说明二里头文化传过来的时间相对较晚。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和探讨南阳地区二里头文化演变与向南传播提供了新材料。

●宛城区望城岗遗址位于宛城区溧河乡东康庄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根据对1975年当地平整土地出土了精美牙璋的史料调查,发现了该遗址。2021年1月2日至2月2日,市文研所对遗址进行了试掘,揭露面积82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2-1.5米;发现灰坑14处,其中圆形坑8处、椭圆形坑1处,其他未能完全揭露,形状不明。根据试掘出土遗物分析,11处灰坑为二里头晚期、3处灰坑为龙山晚期,出土有二里头晚期的陶鬲、鼎、斝、盆、罐、缸等器物残片。遗址出土遗物中磨制石器比较发达,丰富了二里头时期遗址的文化内涵,对南阳夏文化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新野县凤凰山遗址位于新野县歪子镇寺门村北,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5米。遗址南侧断崖下发现有人骨和瓮棺葬遗迹,东侧断崖上层发现有红烧土层、下层有不规则的灰坑及灰沟。地表散存有陶、石、骨器等遗物残片,陶器以灰、黑陶为主,有少量彩陶片。可辨器型有鼎、罐、盆、杯、钵、壶、豆、碗等。这些遗迹、遗物,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因素,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南北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唐河县寨茨岗遗址位于唐河县城郊乡后洼村小庄,面积约8.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包含有二里头文化的因素。1958年,在遗址的西南部、东部和东北部共开探方、探沟11个,发掘面积297平方米,发现大量遗迹、遗物。其中房基2座、窖穴3座、墓葬18座,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有斧、铲、凿、刀、锥、砺石;陶制生产工具有纺轮;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鼎、钵、壶、豆、杯等。

现场测绘

●桐柏县陡坡嘴遗址位于桐柏县新集乡王寨村陡坡嘴组,面积6万平方米左右,文化层厚1-4米。经调查,地表及断面发现有较多遗物,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多磨制,器形有斧、铲、镞;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红陶、棕陶为主,黑陶、灰陶次之,器形有鼎、钵、壶、盆、罐、杯、豆、缸、器座、纺轮等,均手制;纹饰有指窝纹、弦纹、附加堆纹等。该遗址是一处包含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性质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内乡县赵洼遗址位于内乡县王店镇赵洼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在距离地表0.3米处有烧土颗粒、陶片,陶片为绳纹夹砂陶。2019年11月,市文研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出土二里头文化、东周文化灰坑10余座,其中出土二里头文化遗物主要有折沿罐、鼎、花边罐、擂钵、高领罐、器盖等,出土判断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三期。

●镇平县宋小庄遗址位于镇平县侯集镇宋小庄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镇平县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地表曾采集有夏代澄滤器、战国时的豆、罐、板瓦等陶器残片及汉代筒瓦、绳纹、菱形纹砖残块。2020年9月,市文研所对遗址进行了具体调查和勘探,根据调查和钻探情况,以及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初步推测该遗址属夏代二里头文化时期延伸至东周、汉代时期的一处文化遗存。

●镇平县马圈王遗址位于镇平县侯集镇王营村,面积约3000平方米。西部断崖可见到灰坑等遗迹,采集陶器有二里头时期粗、细绳纹澄滤器残片、大口尊、盘、高领罐、乳状鬲足,春秋战国时豆柄、战国粗绳纹圜底罐等。

2020年9月中旬,市文研所对遗址进行调查、勘探,采集少量二里头文化遗物。2021年4月,又在遗址南部进行了试掘,发掘20米×2.5米探沟2个,清理灰坑6个,出土少量二里头文化遗物。

根据历年考古调查、钻探和试掘情况,初步推测该遗址文化性质为一处聚落遗址。从采集和发掘出土文化遗物分析,遗址堆积年代约包含夏代二里头时期、商、周、汉以及宋代。

新野县东岗遗址发掘场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的文化自信,增强着城市竞争力、影响力,提升着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既是支撑南阳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引领南阳前行的磅礴力量。

宛城区望城岗遗址、八里铺遗址,卧龙区和庄遗址、吴集遗址、王营遗址、丁奉店遗址、新集遗址,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八里岔遗址,邓州市穰东遗址、八里岗遗址,内乡县赵洼遗址,淅川县马岭遗址、下王岗遗址、下寨遗址、单岗遗址,镇平县柳泉铺遗址、马圈王遗址、宋小庄遗址……调查、发掘、清理、甄别,202处星散在南阳大地的夏文化及夏文化相关遗址,是南阳文物部门落实“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一个具体举措,是南阳考古人书写的一张寻找“夏”、探知文明起源的南阳答卷。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对部分重要遗址进行试掘,对南阳丹江、唐河、白河、湍河等主要河流两岸进行系统考古调查,以发现更多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获取更多的、科学的文化信息,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资料,推进南阳夏文化及夏文化相关遗址研究。

全媒体记者 陈菲菲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王巍

看完文章,还可以用支付宝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领取一个支付宝红包,目前可领1-88元不等

支付宝红包二维码

除了扫码可以领取之外,大家还可以(复制 720087999 打开✔支付宝✔去搜索, h`o`n.g.包哪里来,动动手指就能领)。

看下图所示是好多参与这次活动领取红包的朋友:

支付宝红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34楼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4l.com/post/720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大遗址|走进二里头,触摸“中国最早王朝”的脉动
中国大遗址|走进二里头,触摸“中国最早王朝”的脉动

原标题:中国大遗址|走进二里头,触摸“中国最早王朝”的脉动《史记》中所记的夏朝和商朝到底存不存在?在安阳殷墟发现前,国际学术界并不以商朝为信史,然而随着一百多年前甲骨文与殷墟的陆续惊世发现与研究,商朝终于从文字记载转为考古证明的信史,对《史...

封神:伯邑考遇难之阴谋论解析
封神:伯邑考遇难之阴谋论解析

原标题:封神:伯邑考遇难之阴谋论解析伯邑考是西伯侯姬昌的长子,当西伯侯姬昌前往朝歌的时候,就已经算到自己将有七年之灾,所以就让自己的长子伯邑考摄政。姬昌嘱咐西周众臣不要去朝歌为自己奔走,因为七年之后自己自然脱难归来。他特别吩咐伯邑考按照以往...

人物 | 考古人程厚敏:穿梭古今时空隧道!
人物 | 考古人程厚敏:穿梭古今时空隧道!

原标题:人物 | 考古人程厚敏:穿梭古今时空隧道!近年来,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三星堆遗迹直播受百万人关注等,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考古热”、“文博热”,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喜爱。本期“人...

考古发现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专家:中国第一个王朝原本不是夏朝
考古发现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专家:中国第一个王朝原本不是夏朝

原标题:考古发现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专家:中国第一个王朝原本不是夏朝共工是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因其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怒而撞倒不周山,引发天柱倒塌。但实际上,共工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上古时期的强悍部落共工氏的人格化。据《左传》记载,共...

发现仰韶文化100年,杏花村遗址见证酒的起源
发现仰韶文化100年,杏花村遗址见证酒的起源

原标题:发现仰韶文化100年,杏花村遗址见证酒的起源 发现仰韶文化100年,杏花村遗址见证酒的起源 2021-12-10 12:40· 今年10月,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

她被誉为华夏第一女英雄, 墓中有一特殊“陪葬”, 现代人无法接受
她被誉为华夏第一女英雄, 墓中有一特殊“陪葬”, 现代人无法接受

原标题:她被誉为华夏第一女英雄, 墓中有一特殊“陪葬”, 现代人无法接受 她被誉为华夏第一女英雄,墓中有一特殊“陪葬”,现代人无法接受 在古代,虽然男子的地位要比女人高得多,不过还是...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