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相关 > 正文内容

偶然在田里捡到的“钩子”,当年“30块”被收购,如今价值超10亿

34资源网2022年01月13日 15:13510

原标题:偶然在田里捡到的“钩子”,当年“30块”被收购,如今价值超10亿

华夏儿女自诩“龙的传人”。在今天看来,“龙”自然是一种存在于神话中的生物,也是中华五千年不变的图腾;这里说明一下,“图腾”虽然千年未变,但“龙”的样子却在不断演化。

回到1971年,当时正值“农业大生产”时期,内蒙古自治区三星塔拉村也不例外;社员“张风祥”在整理公社梯田时,偶然捡到了一件黑乎乎的“钩子”。

那时候各类物资都比较匮乏,张风祥见挖出来个“钩子”,虽然暂时没想到有什么用处,但还是没舍得扔,随手揣进了兜;回到家,张风祥洗了手整理衣服,这才发现兜里还有个捡来的“钩子”,见弟弟正在院里玩耍,便将“钩子”给了弟弟做玩具。

弟弟拿根绳子将“钩子”绑牢,就这么在地上拖着跑,时不时还能发出“叮当”声;就这么过了几天,张风祥忽然发现弟弟的玩具竟然被磨光了,隐约间“钩子”似乎泛出点点蓝光。

张风祥赶紧要过“钩子”,对着阳光仔细看,这才发现竟然是一件玉器;当然,“泛蓝光”究竟是什么玉,张风祥不懂,但毋庸置疑,这件“玉钩”应该值点钱。

就这样,张风祥又将“钩子”送到牛特旗文化馆,换了30块;这里强调一下,1971年的“30块”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普通工薪几个月的收入了。当然,张风祥拿着30块钱高高兴兴,自以为捡了便宜;殊不知,其实他“吃了大亏”,这些还是后话。

再说当时的“牛特旗文化馆”。实事求是地说,收“钩子”的确实是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但不是考古、文物方面的专家;直白点说,这位工作人员也不懂“钩子”的真正价值,当时只是看这是一件“玉器”,于是就给收了。

但是,此后“钩子”并未大放异彩,反而是平静地呆在仓库里。直到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同时出土了部分玉器,其造型和当年收上来的“钩子”类似;“牛特旗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这才意识到,当年30块收上来的玉器,很可能也是红山文化中的珍贵文物。

至此,当年的那把“玉钩”再次受到重视,并由著名考古专家苏秉琦亲自鉴定;专家一见就断定这是一件“玉雕龙”,距今5000多年,堪称是“中华龙”的雏形。

就见“玉龙”通体碧绿,头拱嘴紧,并排有两个鼻孔;其两眼突起,眼尾细长。整体来看,这件“玉雕龙”高26厘米,重1000克,因形状大抵呈“C”字形,故又称“C形玉雕龙”,也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据专家称:“龙”是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部分,其意义不亚于殷墟甲骨文、先秦青铜器等;尤其5000多年前的“C形玉雕龙”,亦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的C形玉器。

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5000多年前”还处于原始阶段,甚至还没有“甲骨文”;那时候的“社会”多与原始宗教崇拜相结合,因此专家推断,体型如此巨大,且造型如此怪异的“玉雕龙”,很可能是原始宗教崇拜中的“祭祀礼器”。

当然,“红山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其他玉器,大抵可分为:工具、饰品、器物、动物、人神类等,其中又以动物造型居多,例如:玉鱼、玉蝉、玉蛙、玉蛇、玉龟、玉蜻蜓、玉乌等。

直到今天,“玉器”依然是“红山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某种角度看,“红山玉器”的风头甚至盖过了“红山文化”本身;这里单说“玉雕龙”,遗址中也出土了不止一件,此时的“龙”就明显不同于今天的“龙”了。

总结来看,5000年前的“龙”大多呈C字形,其身体弯曲,几乎首尾相连;最明显的特点是“肥头大耳”,鼻子短平,鼻梁上还有细小的皱纹。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会说“这话怎么像是在形容猪啊?”

没错,5000多年前的“龙”,某种角度看就是在模仿“猪”的形象,专家称之为“玉猪龙”;今天来看,“猪”的形象似乎不够优雅、威严,但在5000多年前,“猪”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古人视“猪”为吉祥物,不仅有趋吉避凶的作用,甚至将其运用于重大祭祀活动中;此后数千年中的历代王朝,猪、牛、羊都是祭祀中不可或缺的“三牲”,放在5000多年前,“猪”还是人神沟通的媒介。

这点并不奇怪。5000多年前的人类甚至还没解决温饱,“驯养猪”就成了当时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甚至是“生存保障”;5000年前又是宗教崇拜的阶段,“猪”作为当时人类生存的重要支撑之一,自然也在崇拜之列。

一般来说,原始人的图腾大多源于某种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动植物,而原始艺术大多是对自然物的模仿;“玉猪龙”的头部明显有猪的特征,因此多数专家认为其原型很可能就是“猪”。

当然也有异议,“玉猪龙”的身体蜷曲,很像虫。因此也有人认为:“玉猪龙”的原型应该是金龟子的幼虫“蛴螬”;这点也不难解释,古人以蛇、虫象征土地和繁殖力,因此“蛇崇拜”在各大遗址、文物中也不少见。

体现在玉器等物的造型上,“红山先民”就把猪和蛇(虫)结合在一起,出现了猪首蛇(虫)身的“龙”形象,至此,一条“原始龙”被创造出来了;而那件被捡到的“钩子”、当年曾是孩子的玩具、还曾30块被收购的“玉猪龙”,如今早已成了红山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看完文章,还可以用支付宝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领取一个支付宝红包,目前可领1-88元不等

支付宝红包二维码

除了扫码可以领取之外,大家还可以(复制 720087999 打开✔支付宝✔去搜索, h`o`n.g.包哪里来,动动手指就能领)。

看下图所示是好多参与这次活动领取红包的朋友:

支付宝红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34楼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4l.com/post/539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重要发现!沂水3个入选
重要发现!沂水3个入选

(来源:沂水电视台)原标题:重要发现!沂水3个入选今年是我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指示精神,梳理展示考古工作成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商代王城遗址有动静,郑州文化新地标正在崛起!
商代王城遗址有动静,郑州文化新地标正在崛起!

原标题:商代王城遗址有动静,郑州文化新地标正在崛起!12月没几天,有好消息传来。▲郑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公告12月1日,商代王城遗址核心区两院二期项目、塔湾老街工程招标。12月3日,商代王城遗址核心区亳(bó)都东巷、亳都胡同工程招标。...

史前人类生活状况成谜,广西史前遗址出土一物,揭示一个历史事实
史前人类生活状况成谜,广西史前遗址出土一物,揭示一个历史事实

原标题:史前人类生活状况成谜,广西史前遗址出土一物,揭示一个历史事实 "我"从哪里来?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关于史前文明以及人类起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专家在我国广西发掘出土多处遗...

生日当天,女娲娘娘为何到火云宫?那里有他最爱的人,纣王太无知
生日当天,女娲娘娘为何到火云宫?那里有他最爱的人,纣王太无知

原标题:生日当天,女娲娘娘为何到火云宫?那里有他最爱的人,纣王太无知 听到商容说,女娲娘娘是抟土造人的上古正神、庇佑朝歌的福主,商纣王没有犹豫,便当场答应了丞相的奏议。 3月15日,...

“广州考古百件文物精品与十大重要发现”出炉
“广州考古百件文物精品与十大重要发现”出炉

原标题:“广州考古百件文物精品与十大重要发现”出炉 2021年12月23日下午,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考古百...

中国是华夏民族,夏朝用“夏”做名字,可“夏”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国是华夏民族,夏朝用“夏”做名字,可“夏”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标题:中国是华夏民族,夏朝用“夏”做名字,可“夏”到底是什么意思? 华夏又称“华”、“诸华”、“夏”、“诸夏”等,属于古代中原地区汉民自称,主要是为了与“四夷”有所区别。 《尚书·...